发布日期:2025-02-26 08:52 浏览次数: 次
在江西九江,有一家名为荣联再生科技的企业悄然崛起,其背后隐藏着一个令人瞩目的故事。这家公司专注于环保材料的研发与生产,近期在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计划在香港创业板上市。荣联再生科技致力于将废弃的亚克力材料,比如亚克力板等,进行回收再加工,转化为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广告展示以及光学镜片等多个领域的高性能新材料。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截至2023年,这家公司在中国再生MMA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约3.4%,成为这一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荣联再生科技的总部位于九江市瑞昌市码头镇,该公司不仅专注于废弃亚克力材料的回收利用,还积极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再生MMA(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一种高纯度塑料原料,能够用于亚克力制品的制造、涂料、胶黏剂等多个领域。公司的创始人吴海荣,拥有17年的亚克力行业经验,从传统化工生产背景起步,在2017年创立了荣联再生科技,成功攻克了废弃亚克力的再生技术难题。
在合作方面,荣联再生科技的联合创始人兼CEO黄建杭则专注于生产流程的优化。他主导建设了国内首条万吨级再生MMA连续生产线,为公司的高效生产奠定了基础。在技术层面,荣联再生科技掌握了一项关键的化学解聚技术,这项技术能将废弃的亚克力边角料、废弃物转化为再生MMA和再生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材,成功缓解了传统亚克力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污染和资源浪费。
再生PMMA板材的透光性高达92%,在建筑装饰、消费电子等领域拥有广泛应用,包括广告灯箱、隔音屏障、车灯罩以及医疗器械托盘等。为保障生产效果,荣联再生科技配备了四条再生MMA生产线及两条PMMA板材生产线吨的PMMA板材。
根据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和2024年前九个月,荣联再生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33亿和1.45亿,净利润分别为2417.3万和2730.1万。2024年前九个月的收益及毛利相较于2023年同期均大幅增长,这一方面得益于再生MMA和PMMA板材销量的上升,另一方面也受到地方政府财政补贴的影响。从收入构成来看,PMMA板材已经成为公司的“拳头产品”,在2024年前三季度贡献了66.9%的收入,主要应用于广告灯箱和家居装饰。
荣联再生科技的客户结构相对集中,前五大客户占据了72.3%的营收,其中最大客户的占比高达26.4%。公司的主要合作方包括亚克力制品制造商及塑料回收企业,通过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再生材料,不仅帮助这些客户满足环保合规要求,还有效降低了原料成本。通过稳定供给可再生材料,荣联再生科技帮助客户实现了降本增效及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目标。
近年来,作为再生塑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再生亚克力细分领域经历了显著的发展。2015年以前,行业主要以小型回收作坊为主,技术水平较低,回收率不足5%。随着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推动了大企业对废弃塑料回收的重视。此后,行业逐渐形成以技术驱动的良性竞争格局,许多头部企业开始探索化学解聚技术,将亚克力废料转化为单体MMA,大幅提升了再生材质的纯度和应用范围。
自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再生亚克力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2023年再生MMA的产能达到了40.58万吨,并预计在2028年将增至91.02万吨。行业需求的增长来源于政策驱动、成本优势以及产业升级的多重因素。政策强制性推动着企业进行环保合规,而再生MMA的价格比起石油基原料低20%-30%则进一步促进了市场需求的增加。
目前,再生亚克力行业市场竞争尚未形成绝对的头部企业格局,行业前五大企业的市场集中度(CR5)仅为13.1%。荣联再生科技以3.4%的产能份额位居首位,面临着国内其他企业及国际巨头如三菱化学、住友化学、赢创工业等的竞争。为了应对市场压力,荣联再生科技通过垂直整合“回收-再生-深加工”模式,建立了较高的技术壁垒及竞争优势。
全球PMMA回收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3年的16.17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的26.5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68%。同时,中国的PMMA回收市场在2022年已达约45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8年再生MMA将达到21.82亿元,PMMA的销售将接近91.8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24.9%及29.7%。
荣联再生科技的成功故事彰显了现代企业在环保与经济双重目标下的创新与实践。在全球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这家来自九江的隐形冠军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敏锐度,不仅为自身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也推动了再生塑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扩大和技术的持续进步,荣联再生科技未来的发展前景令人期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